中心简介
机关党建 机关党建
廉洁文化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收官

多国汉学青年共品中华文化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黄敬惟 2023-06-07 10:04

  日前,随着最后一堂法语专题翻译课落幕,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圆满收官。该工作坊属于“新汉学计划”海外高级中文翻译人才培养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青岛世界汉学中心、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承办。

  本次工作坊聚焦“中国文物和博物馆”主题,依托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瓷器、书画、服饰、饮食等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创新开设“中国文化课”“语言翻译课”“展览文本翻译实践”等三大板块,覆盖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日语、波斯语7种语言,吸引了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名汉学青年学者线上参加研修。

  工作坊课程邀请了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的7位文博领域资深专家、策展人,以及翻译领域的12位中外资深专家,为学员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主题讲座。

  工作坊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现场设置了融媒体沉浸式直播课——中国古代服饰专题课程。

  为使学员们更加直观感受中华服饰的锦绣华彩,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方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展览现场开讲,带领汉学青年们身临其境,了解、领略中国博大精深的服饰文化。

  课程中,王方为学员们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系统讲述了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为他们呈现出了一部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观展的汉学青年们相聚在不同时空中,共同感受中国古代服饰的风采。

  “请问中国古代儿童服装有什么特色?”“汉代节庆和平时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鹖冠这种帽子代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哲学家鹖冠子是因为喜欢戴这种帽子,所以得名吗?”……互动答疑环节气氛热烈,来自各国的汉学青年们踊跃提问,王方则对提问一一进行专业解答。

  王方表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文物能够作为领识之弓箭,中国文物和博物馆笔译工作坊能够成为汉学青年学者们了解中国历史的钥匙、连通世界的桥梁,助力沟通中西文明。

  本次工作坊注重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翻译实践能力,在文博主题文化课讲授、语言翻译课交流之外,还特别设置展览文本翻译实践环节。学员们对相关展览介绍的选段进行试译,并由授课专家进行逐一评审。

  在青铜文物主题课程中,来自欧亚大陆多国的俄语汉学青年学者们表现活跃。来自黑龙江大学的荣洁教授用几个视频片段向学员们介绍了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的器物用途和青铜制造工艺中的“模”与“范”,让文物在学员们心中“活”起来。课堂上,秉持着译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师生相互切磋、推敲字句。在讨论中,学员们对于“炉”“鼎”“锅”的翻译各抒己见、思想碰撞,最终精心打磨出一篇完整的青铜器专题译文,让后母戊鼎、四羊青铜方尊等多件珍贵展品在俄语世界里焕发出动人的魅力。

  本次工作坊中,汉学青年们先悟“道”,后学“译”,在实践与互动中切磋译技,深入了解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探讨文物名称翻译的特点,寻求文博领域的可操作性翻译策略,对中国文博翻译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来自意大利的优秀学员乔影表示,这是他第二次参加笔译工作坊,通过课程学习和交流,掌握了古代中国的新知识,学到了如何翻译“文化空缺词”等新的翻译策略,希望此类笔译项目能够一直进行下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水平不断提升。

  据介绍,自2021年以来,工作坊围绕中国文化、影视、文物和博物馆等主题已成功举办3届。学员们从中国文化课、语言翻译课上充分感受了语言、文学与翻译的独特魅力,为日后更加理解中国、翻译中国、读懂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今后,工作坊计划吸纳优秀学员参加相关翻译项目,为汉学青年学者的翻译培养工作留下长期的、延续性的成果,以“新汉学”向世界传递中国的人文精神,共同谱写全球文明互鉴的华彩乐章。

编辑:辛毅

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